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由(马斯洛需求)温饱需求晋级到安全需求,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也被人们所重视,大家更加在意食品营养高、无毒害、新鲜、口感等。
为了满足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在传统皮蛋加工中使用的微量元素——氯化铅,进行研究实验找出了替代品。经过前辈们不断的努力,终于用与铅的离子式相近的硫酸铜和锌元素来替代传统的氯化铅。从1986年开始在全国慢慢的推广。但是目前仍有专家、媒体还在用八十年代初的资料来报道:皮蛋含有铅,有毒不宜食用。这种说法是很不负责任的,甚至还会影响到蛋品加工的产业。
现在市面加工皮蛋使用的都是国家备案的食品级硫酸铜,对人们的危害甚小,如果以每日食用二枚皮蛋来说,通过人身的正常代谢,是完全可排出体内的这种微量元素。皮蛋加工中微量元素硫酸铜用量是以每千枚皮蛋为单位的,也就是一百斤蛋的微量元素含量不足130g,真正进入蛋体的微量元素不足总量的30%,那进入蛋体的是0.13g的30%也就是0.039g,但这0.039g微量元素也只是附着在蛋壳表面,因为硫酸铜在加工皮蛋中主要作用是调节氢氯化钠渗透速度和渗入量。皮蛋加工的过程中,在凝固期1–7天时氢氯化钠是无限制渗透到蛋体内,随着氢氯化钠渗透量不断增加会附着在蛋壳表面,并阻塞蛋壳上的毛孔,限制氢氯化钠的渗入量来保证皮蛋中所需含量。硫酸铜进入蛋体内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硫酸铜离子虽然很小但蛋壳内膜的毛孔更小,所以微量元素硫酸铜才能在蛋壳与蛋壳内膜中间附着。 |